修之于身,其得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身,其得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春秋《老子·五十四章》
把这个原则修炼贯彻到自身,他的德行就纯真;把这个原则修炼贯彻到一家,他的德行就富余;把这个原则修炼贯彻到一乡,他的德行就宽广;把这个原则修炼贯彻到一国,他的德行就丰硕。
【解读】近贤邹牧仑在他的新著《道德经旁说》中这样评述老子的这段话:老子在本章中所提倡的德行之具体运用,几乎完全出于他“无为”的一贯主张之外,居然也主张从修身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修家、修乡、修国、修天下,这几乎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论理如出一辙。儒家道德的理想虽然以教化天下为已任,但起点亦是建立在个人道德高度完善的基础上,如果个人修身尚且不能成功,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事业了。老子一反常态,着重强调了个人德行的渐次展开,从修身到修之于天下,使个人德行达到一种普及天下的效果。
责任编辑:余良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