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爱好须有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导干部也不例外。然而,与群众不同的是,领导干部在对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必须要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谨慎,千万不要被其所累,以致陷入贪腐的泥沼而不可自拔。
领导干部是手握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个人兴趣爱好极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厦门远华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在走私案中落马的厦门海关原副关长接培勇,一开始并不买赖昌星的账。赖昌星在了解到接培勇酷爱书画后,便花费重金邀请国内多个知名书画家联合创作了一幅《牡丹图》送给他,终于把他拉下了水。可见,在一些人眼里,个人兴趣爱好就是攻陷领导干部廉洁防线的一个极佳的突破口,如果领导干部不谨慎对待,就很可能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是不是领导干部不能有个人兴趣爱好呢?当然不是。健康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磨砺心志,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对领导干部而言,谨慎对待个人兴趣爱好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字。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若不懂得节制,再健康的兴趣爱好也可能异化成贪婪的欲望之火。比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秦玉海痴迷摄影,不仅把本职工作抛到脑后,还一心想在摄影界占有一席之地,这让北京某影像有限公司老板曹某等人嗅到了“商机”,立刻为秦玉海出版作品画册、拍摄电视纪录片、举办摄影作品展,累计花费580多万元,以换取秦玉海在生意上的“关照”和“帮助”。这就如同送上了精神鸦片,让秦玉海无法自拔,最终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不能像我这样,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追求都放到雅好上去了,更不能将爱好附上铜臭气息,否则雅好终将异化为‘雅腐’。”秦玉海的忏悔虽然救不了自己,却给人深刻的警醒。
对领导干部而言,党纪国法是最大的“度”,自觉接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和监督,就不会在兴趣爱好方面行差踏错。为此,领导干部在选择兴趣爱好时应有所甄别、有所取舍,选健康的、简朴的,而不选奢侈的或与权力、利益沾边的。比如,读书、散步、听音乐,均可怡情养性。如果爱好运动就得打高尔夫球,爱好摄影就得置办成套的高级专业装备,爱好书画就必须出书画集、搞个人展,那就会超出公职人员的正常消费能力,就很可能会有人投其所好,主动为领导干部“埋单”,逐步将其拉入权钱交易的犯罪深渊。
如何才能让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锤炼坚如磐石的党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正确行使权力,守好廉洁从政的底线。只要领导干部能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自然就不会被兴趣爱好带到“沟”里去。
同时,领导干部还应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人民公仆,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勉工作,当兴趣爱好与工作发生冲突时,要分清主次、轻重,把工作摆在第一位。比如,焦裕禄不仅有拉二胡的爱好,而且舞跳得好、歌唱得好,但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他把这些兴趣爱好都放到了一边,争分夺秒地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如此取舍,方能显现共产党员一心为民、克己奉公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