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学校举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会场(摄影/纪兴)

 

5月5日,学校在逸夫楼举行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黄士安主持,纪委书记王玉芝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副校长刘卫东作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全体校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机关、教辅单位正科级干部,各学院系、部主任(含主持工作副主任)、团委书记参会。

纪委书记王玉芝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郭伯雄严重违纪违法案及其教训的通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谈话函询中不如实向组织说明情况典型案件及教训的通报》。

随后,刘卫东作专题报告。报告第一部分围绕“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展开。“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省级精品共享资源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令人鼓舞。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能力、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不断增长之间存在矛盾,教学管理体制与各级办学主体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教学管理理念的手段和方式与师生要求不相适应等。

报告第二部分从人才培养角度解读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学校实现更好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式。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深刻认识并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支撑国家和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创新”是引领人才培养这一系统进入更高水平和层次的途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人才培养系统结构相对稳定、功能有效实现的前提,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内在要求;“绿色”是人才培养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实现其人才培养功能要求的能力,是学校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人才培养系统固有的动态属性,是实现学校自我更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既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也共同受益于学校的发展。

报告第三部分指出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详细阐述了“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和任务,强调“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推进理论教育与实验实践教育、教学育人与科研育人两大融合,建设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科研竞赛三大体系,形成‘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创新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这一总体工作思路,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根据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涵,统筹兼顾各方要求,系统推进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完成好2016年教学工作任务。

黄士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场报告将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理解与学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各单位(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同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为契机,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围绕中心工作,共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责任编辑:余良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