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长廊>详细内容

历史长廊

郭琇迷途知返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8-29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郭琇(1638-1715),字瑞甫,号华野,即墨城郭家巷(今属即墨镇)人。他的官场三部曲:廉洁勤政——贪污贿赂——勤政廉洁。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经过十年寒窗,他三十三岁如愿以偿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江苏吴江当县长,上任之初,他廉洁勤政,一心为民,体察民情,主持公道,被群众誉为:清廉县长。然而,没过两年,官场里的潜规则慢慢地诱惑着他。他学会了贪污受贿请客送礼,用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敬奉上司。
    郭琇由贪腐脱胎到清正,是浙江巡抚汤斌教育引导的结果。汤斌是清朝康熙年间最著名的清官,他自身过硬,勤政廉洁,善于用人,率先垂范,对下属严格要求,颇得上下好评。
    汤斌在深入基层调研考察时,听到了老百姓对当地官员不满的骂声,汤斌同时也了解到郭琇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于是汤斌找到郭琇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汤斌对郭琇说:现在你虽然走上了贪污受贿的邪路,在老百姓心目中你成了贪官,但,我认为你这个人的本质还是好的,你之所以要贪污受贿,是因为你的生存发展环境逼使你这么干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够以此为鉴,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像以前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廉洁清正的好官。郭琇后来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又走上了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不谋私利、敢于直谏的为官之路。据说郭琇担水洗衙,意为洗心革面,“前令郭琇已死,今来者又一郭琇也”。
    康熙二十六年,郭琇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敢于直谏、善于断案的特长升任监察御史。在其上任仅半年,就“参罢三宰相、两尚书,一阁学”,所谓“直声震天下”。胆量与能量都十分了得。他在“势焰熏灼、辉赫赫万里”的权臣面前毫无惧色,被称为“铁面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