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长廊>详细内容

历史长廊

不私亲朋的吕僧珍

来源:中国监察 发布时间:2010-09-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吕僧珍字元瑜,山东兖州人。他出身贫苦,曾随梁武帝萧衍征战,任前锋大将军,数立奇功。朝廷派吕僧珍到他的故乡担任兖州刺史。他知道自己重任在肩,秉公执法肯定会得罪亲友。于是,他决定首先从对亲朋严格要求做起。他有个堂兄弟原以贩葱为业,这时找上门来,想谋个一官半职。吕僧珍对他说:“我应处处秉公办事,不能徇私。你岂可妄求官职,赶快回去干本行!”为使亲朋周知,他把本家亲戚全都请来,自己花钱宴请亲友,一连十日待若上宾,在最后一天,他举酒宣布:“今天我还可以同故人痛饮,明天,我就要以刺史的身份治理兖州,再不能与大家平日那样宴饮交游了。王法无亲,还望众亲友支持。”从第二天开始,他就只认国法不认人。对当地百姓,无论亲疏,他都秉公看待,该赏则赏,该罚则罚,处处公道而无偏私,把兖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吕僧珍家的旧宅,在街市的北面,大门外是旧时督邮的官署。家乡人看他官至大将军,却住室狭窄,便都劝他说:“大人不妨拆迁旧署,把住宅加以扩建。”但吕僧珍却回答说:“自从建制以来,督邮的官署就设在这里,我怎能损公肥私,拆了它来扩大自己的住宅呢?!”他依旧住着狭窄的房子,使百姓深受感动。
    吕僧珍的姐姐嫁给了姓于的人家,小屋临路。吕僧珍常常带着侍从人员,到老姐姐家里做客。一次,老姐姐对他说:“我家住房很是简陋,你身为刺史,常来此小坐,恐怕有失体面。”他回答说:“我若是怕失体面,就不认你这个姐姐啦!”看老姐姐有些纳闷,他对姐姐解释说,“姐姐家与老百姓杂住一起,知道民间疾苦。我下访民情,从你们口中能听到在府衙里听不到的实事,这对我治理兖州,真是太有用了,我今后还要经常来呢!”老姐姐听了很是高兴。
    从此之后,吕僧珍往姐姐家走得更勤了。他了解到民间许多真实情况,办了多项爱民惠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