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新风>详细内容

廉政新风

“维护好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 ——记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周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0-10-1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周健在公司是个大忙人,她的头衔一大串,分管的工作有党建、纪检监察、企业管理、工会等几大项。担任国有老企业的纪委书记,她没有惊心动魄的办案故事,她只是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为干部队伍的廉洁、为职工的利益、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一位纪委书记的智慧与辛劳。 
   “问责先从领导开始,发奖金先想到一线工人” 
    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铸锻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现有职工2300多人,198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2006年被中国机械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机械500强”,产品远销海外,是当地税收大户。 
    在这样一家举足轻重的国有企业当纪委书记,周健清醒地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抓好廉洁公正,维护好企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2009年上半年,锻造分厂5吨锤技改项目设备出现质量事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公司班子研究决定对事故的责任人实行问责,并责成审计监察室与企划部联合调查。 
    调查报告先送到分管这项工作的周健手中,她看完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后严肃地指出:“处理太轻了,对造成企业损失的责任人和单位,处罚力度要大一些,尤其是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同志,否则起不到教育人的作用。”由于这起事故牵涉到多位公司领导,有关部门觉得不好处理。周健说,不管是谁,出了错就要问责。只有从上而下负起责来,才能形成人人负责的企业氛围。最终,问责范围从原来的6位扩大到9位,尤其是追加了公司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处理方式也由最初的经济处罚,增加了全厂通报批评,以示警戒。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企业员工看到了企业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的决心和勇气,公司上下履职尽责的风气进一步形成。 
    周健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公司领导,她深知生产一线的辛苦。她主持制定的奖金方案,坚持奖金向生产一线倾斜;机关干部的奖金是一线职工的70%。金融危机时期,领导班子为确保一线职工的奖金发放,率先取消了月奖金。 
    多年来,公司主要领导十分支持周健的工作,整个班子团结、务实、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公司各级班子成员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2009年公司领导班子被评为广东省国有企业“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活动先进单位。 
   “制度是用来执行的” 
    走进韶铸厂区,在每个分厂的公告栏里都能看到上月员工收入情况。总公司领导的收入也是公开的。厂务公开使得企业凝聚了人气,2007年公司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按照现代企业建设的要求,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周健于2007年初组织策划、编制完成了《韶铸集团制度汇编》,内容涵盖党组织建设、纪检监察、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环保、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12个大项40个方面。 
    之后,周健又参与编制了公司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手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控制程序文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等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一律公开;同时,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建设,职工代表大会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企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去年12月,在周健带领下,启动了制定和完善《重大事项审核备案及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党风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关于违纪违规事项的查处规定》等制度的工作,为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级的要求,公司设立审计监察室为常设机构,由周健主抓。审计监察室主要受理员工投诉反映的违纪、违规和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对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效能监察审核等,同时还要对公司所属单位实行财务收支、会计报表的常规内部审计。在这方面,周健既把握大原则,又不放松微小的细节,对审计监察室上呈的调查核实报告亲自过问、认真审核修改,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加快实施,及时处理,使这一机构成为企业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公司的大型铸钢件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投资1.8亿多元,是韶铸建厂40年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仅基建工程投资就达4000万元。 
    为了使这一重点项目既符合国家招投标法和省市基建工程招投标的管理规定,又能尽早开工,周健根据公司班子成员的分工,立即组织审计监察室等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强调规范化运作,以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他们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将该项目土建和钢结构分开进行公开招标,分别选择了有实力施工队伍进场施工。而对于该项目的附属工程,则严格按照公司内部工程招标、比价管理规定进行发包。仅项目中吊车招标一项,就节省资金近千万元。 
    在运作过程中,审计监察室曾接到一个竞标单位投诉,认为公司实施招标过程的局部程序中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周健获悉此事后,立即派出调查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并要求企划部修改招标文件,在保证遵守国家相关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细化招标文件,使招标文件更加规范、更具可操作性,从而在制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由于防微杜渐,关口前移,这一重点项目如期开工。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土建部分基本完成,并顺利通过中央、省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检查。 
   “我脑子里必须有‘公’字” 
    周健常说,公司要我做“把关人”,我脑子里就必须有一个“公”字。没有“公”字,你把什么关啊? 
    2001年起周健任公司副总,分管企业管理,后来又分管财务。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会引起厂内外的关注,于是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不参与一些与公务无关的社会活动和宴请。 
    周健对困难员工时刻记挂在心,但却从未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开过方便之门。周健的小叔子夫妻俩在公司一线工作十多年,环境比较艰苦,从没有因为有她这么个“大领导”占一点便宜。有一次,小叔子与工友发生了纠纷,周健对分厂秉公处理当即给予坚决支持,并严肃地批评了小叔子的不理智行为。 
    周健手中握有不少审核大权。她常说,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明明白白:“我们在审核每一张单据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原由,不能糊涂。什么事情都要摆到台面上来讲,公家的事情不能私下解决。” 
    在公司纪委和审计监察室的监督下,公司对所有采购项目都坚持“比质比价,货比三家”的原则,使得公司采购的物资价格有明显的下降。据统计,公司物资采购2008年下半年节约65万元,2009年节约126万元,2010年上半年节约56万元。 
    公司党委多年来坚持实行诫勉谈话工作制度。周健不论工作多忙,只要是涉及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调整,她都要亲自进行诫勉谈话,早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丑话说在前头,总比出了事再后悔要好。这是对干部真正的保护。”周健说。 
    多年来,周健不折不扣地坚持对中层以上干部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及专项审计工作,有的审计对象觉得脸上很不好看,在背后发些牢骚。周健听到了,只是一笑:“我个人得罪人不要紧,只要是出于公心,我相信人们会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