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近日,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精心筹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9-06
-
在青岛党史纪念馆里,复原了邓恩铭在泰山路13号住处的房间场景。在这个狭小空间内,布置着一张小床、一个煤油炉、一张桌子,房间显得有些拥挤。邓恩铭的雕像肃穆静坐在桌前,正右手握笔,低头写信。 1923年4月,邓恩铭受党组织派遣来到青岛,秘密筹建青岛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他利用担任《胶...[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7-25
-
“鄞县走马塘,代代出忠良。为官持正气,功高得褒奖。官宦若来此,下马才进庄。清正成家风,后世永传扬。”开篇的一段唱词,很快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热闹的剧场顿时安静下来,随之而来的是直指人心的一场廉洁文化体验。近日,受“百戏中华”非遗戏曲展演的邀请,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以廉洁文...[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4-27
-
一勤天下无难事。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勤”字贯穿其中,不可或缺。奋进新征程,我们砥砺奋进、勇毅前行,需要守好、用好一个“勤”字。 “勤”,本义是做事尽力,不偷懒。与之相关的词语、成语中,“天道酬勤”“业精于勤”,为人熟知...[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4-04
-
“从来银杏不负秋,如画山河任君游。”萧瑟的秋冬,从来不缺少诗意的装扮。几阵风雨过后,金黄的银杏叶挂满树枝,为世间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在城里,在郊野,在河边,一片片银杏树密密地排列着,树冠层层叠叠青黄尽染,勾勒出绚丽的景致。阳光透进银杏林,黄叶飘飘洒洒,铺满一地,向人们尽情展...[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3-06
-
姥爷退休前是我们县某局的领导干部,他为人正直,勤勤恳恳。原本他是可以安排舅舅到县里机关单位工作的,然而舅舅却被招工去了县里的一家企业,后来下岗后自已做生意。用姥爷的话说,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姥爷有一段传奇故事,这和他当年从军的经历有关。姥爷常说:我是“硬骨头六连”的战士,...[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3-01-04
-
君子人格既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君子”既是一个伦理范畴,又是一个实践范畴。对君子的阐释与求索,不仅散落在典籍里,更凝聚在中国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了一次科学家归国潮,钱伟长1946年归国,彭桓武1947年归国,邓稼...[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2-12-18
-
清代刘开《问说》有云:“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成语“劝善规过”即源于此,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劝”是一个形声字,从力,雚声。“力”表示用力、努力之义;“雚”同“鹳”,指一种鸟,甲骨文像睁着一双大眼的鸟在观察,因此整个字可以理解为看着对方努力,勉励他人从善。《说...[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2-06-17
-
我国最近不少航天科技的命名都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如探月工程有“嫦娥”“玉兔”,探日工程有“羲和”,我国自建的导航系统叫“北斗”,我国自建的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我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首辆火星车被命名为“祝融”,我国发射的...[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2-05-19
-
李白桃红,杨柳吐翠,晴好的春日,我们乘车来到山西晋中。眼前不时掠过一个个古建筑群,仿佛迎面扑来一阵阵古意。那凝固的悠悠铮弦,那遥远的声声驼铃,那沉睡的切切洞箫,那尘封的鼙鼓金号……仿佛都浮现在眼前,其形、其韵、其灵,久久萦绕不去。 榆次,是我们去晋中叩开的第一座古城。说起榆...[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