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

  •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今年暑期,各大博物馆好展纷呈。上海博物馆推出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这是上海博物馆去年开启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二期。去年第一期呈现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的辉煌,今年则聚焦于距今5800年至4300年的长江下游...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9-06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追寻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的足迹,不难发现,无论做什么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求难题破解之道,一直是谷文昌秉持的工作方法。立秋后的东山海岛,一片碧海蓝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山岛老百姓亲切地把木麻黄称作“谷树”。在他们眼里,谷文昌就是一棵...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7-21
  • “杨匏安为官清廉,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这是周恩来同志对杨匏安的评价。杨匏安,1921年入党,是党的早期党员之一,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我党纪检监察战线的革命先驱,在党的五大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并任副主席。杨匏安以短暂的生命历程,实现了他参加革命时立下的“...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4-27
  • 每次到北京,都得去一次天安门,这当然有一种业已固化的情感在支配,也还有感受历史,追忆先贤,开阔视野的动因。  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的中山公园也是要顺道去看看的。相比人头攒动的天安门广场,中山公园算是清幽之地了,适合歇息与呆坐。然而,在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后,物质的需求便接踵...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4-04
  • 士崇名节道方兴。名节和操守,是立身之本,也是为政之道。古往今来,有节操者流芳百世,无节操者为世人所不齿。  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晋江有个叫王慎中的人,十八岁考上进士,二十岁就当上了户部主事,可谓前程似锦。然而,当有人劝他再上层楼要“走走夜路”“拜拜码头”时,他严词拒绝道,我当的...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3-06
  • “献身革命哪愁难,百炼千锤只等闲。双鬓而今飘白雪,寸心到死似丹丸……”翻开承载着历史的木箱,一本本黄旧磨损的日记本上,承载着一段段难忘的革命故事。撰写这些日记的人名叫林汝楠。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原中共闽中地委副书记、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副政委。一林汝楠出生在福建省莆田...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3-01-04
  • 抗日民主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边区的进步、发展与光明,与国民党统治区的落后、腐朽和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点,不但在无数冲破重重阻碍来到圣地延安的进步青年心中引起强烈震撼,也同样给诸多到访的社会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共中央在延安期间,卫立煌访问过延安,邓宝珊曾两赴延安,张治中...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2-12-18
  • “溪缭双衣带,桥森百足虫。伞声松径雨,巢影柳塘风。”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以一首小诗描绘伞下听雨的意趣,雨天撑伞独行,在烟雨蒙蒙中划出一方属于自己的清明天地,伴着伞面上或急或缓、轻柔清脆的雨点声,烦躁的心绪也能随之熨帖许多。  伞的雏形古已有之,东汉《说文解字》中提到过一种叫做“簦...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2-06-17
  • 唐代名臣颜真卿不仅以书法著称,其勤谨忧民的为官之道和以身殉国的经历也被历史铭记。颜真卿所属的琅琊颜氏自魏晋至唐有若干人任国家重臣,而且颜氏家族志行高洁,学博才精,文武兼备,往往在治平时为治国之能吏,在危难中则为守社稷之良将。颜氏家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中,体现出公忠廉直、艰贞...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2-05-19
  •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这是岳飞的名言,出自《宋史·岳飞传》: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当时的语境是,宋高宗准备为岳飞营造宅第,岳飞立马辞谢,理由是敌人没有剿灭,哪有心情顾家室。宋高...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22-05-11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487条信息/共49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