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创举,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10-10
-
《政务处分法》第十二条、第四十四条对免予处分、不予处分的适用条件和程序作出了规定。实践中需要注意: 一是关于什么情形下需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监察机关经立案调查,认为公职人员具有《政务处分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两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政务处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22
-
依照《监察法》第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依照《政务处分法》第二条规定,该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且该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根据以上规定,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9
-
政务处分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薪酬待遇等,关系公职人员切身利益,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是规范开展政务处分工作的法律依据,通篇贯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强化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治观念、程序意识,着力推...[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6
-
法规制度重在务实管用、简便易行。政务处分制度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监察法对监察机关政务处分作了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了进一步的细化,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公职人员身份、职业等特点,在处分后果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政务处分...[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6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规范监察机关政务处分活动、完善国家监察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是继监察法之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制度成果,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6
-
监察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创设政务处分制度,覆盖包括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内的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填补了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空白,是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应有之义。在监察法规定...[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最新制度成果,明确规定了政务处分的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等,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出的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具体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了...[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16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字整理 周振华丨美术设计 李芸)[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9-07
-
28.如何准确适用复审、复核规定? 《政务处分法》第五章专门规定对政务处分决定不服 提出复审、复核的内容,细化了《监察法》第四十九条规 定。准确适用这些规定,需要把握以下 3 点: (1)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执纪执法的一贯要求。《政务处分法》以《监察法》 相...[在线学习] 发表时间: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