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典】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晋纪二十五·简文帝咸安二年》 【注译】审举:慎重地推荐。核真:考核真实情况。官得其人:官位有了合适人选。治国的根本办法在于得人才,得人才在于慎重推荐,慎重推...[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5
-
【原典】是则归人,非则归己;闻誉则归人,闻毁则归己。无长无贰,处之皆当如是也。 ——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对的归于别人,错的则归于自己;赞扬归于别人,指责则归于自己。无论是长官还是副职,处理事情都应当如此。 【解读】是与非,誉与毁,在官场的上下和同事...[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2
-
豪华衙门正在得到处理。现在特别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豪华衙门能够泛滥成灾?具体地说,比如为什么豪华衙门之风能够盛行无忌?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官场上很少看到有人对此提出批评?为什么一直要等到中央明令严肃处理之后,各地才陆续开始动手?等等。而这些问题,又反映出政风哪些弊端? 政风一弊,...[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2
-
官不修衙,是中国的古训。当今中国,有许多政府机关,长年在简陋的场所办公,把资金用于更需要的地方,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光荣传统。但是,也毋庸讳言,一些官员早已将上述古训忘得干干净净,修“衙”之风大有盛行之势! 办公楼是干什么用的?这问题问得似乎有点多余,谁不知道办公楼...[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2
-
通常,在各种正式检查之前,有时会让各单位和个人进行自查自纠,为了鼓励自查自纠,往往还加上“自查自纠从宽,被查被纠从严”之类。但是,从自查自纠的结果来看,有问题并能主动自查自纠的单位和个人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用思想重视不够,组织学习不够等等进行敷衍。 自查没问题难道就...[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1
-
自古红颜多祸水。从对妲己的批判开始,数千年来,红颜祸水论甚嚣尘上,正如疯狂的牛市,股指一路飘红。中国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源源不断地利用封建残渣违规操作、疯狂托市,撑起了这一轮牛市的非理性繁荣。 后来,我们推翻了封建王朝,捣碎了封建思想。现代文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男尊女卑的陈腐...[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1
-
【原典】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周纪三·赧王八年》 【注译】治理国家有一定的纲常,但以有利于百姓为根本;处理政务有一定的规律,但以法令能够执行最为重要。宣传道德要从下层民众做起,而推行...[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9-01
-
【原典】凡君国之重器,莫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 ——春秋《管子·重令》 【注译】君:作“统治”讲;重器:重要工具。在所有统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中,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法令有权威则君主有尊严,君主有尊严则国家安定;法令没有权威则君主没有尊严,君...[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1
-
【原典】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三·魏纪五·明帝景初元年》 【注译】治理国家的关键问题,没有比用人更重要的了。 【解读】这是司马光对魏明帝治政的评论。治理国家要依靠人才,这是历代明君治政之要。司马光同时指出,选贤用人“在于至...[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1
-
据天津北方网讯:芜湖国能电力第五分公司强迫员工交“份子钱”,记者前去采访,没想到遇到如此一霸气领导,安全专员刘来福直接扬言:“反对我就是反对党!” 难以置信,不管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冒出这句狂言,反正网络是震惊了,所有的中国人大都雷倒了,这或许是继“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