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

  • ‎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贷利。   释义:当官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能将私利。 ——刘向《说苑。至公》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3
  • 从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官场“大地震”,到浙江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夏金荣成为近年涉案金额最高、唯一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高校干部,以职务犯罪为表征的高校权力腐败令人担忧。   数据显示:近3年,北京市查处的高校腐败案件总数比此前3年上升了一倍多。2004年到2006年,北京市在高校系统查处的腐败案件只有2...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3
  • ‎ 据报道,重庆南岸区干部下基层,除了“三进三同”结穷亲之外,又有了新做法:从今年开始,该区所有机关干部,每人每年都要下乡种地,每年下乡种地的时间,累计起来大概在1个月左右。据悉,下乡种地情况会纳入年终考核,这样做一是让干部多和群众接触,二是可以体验生活、磨练意志。(据5月5日《重...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3
  • ‎人来都有一份责任,只是责任的大小不同而已。 责任不仅仅是挂职在嘴上说说而已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们经常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挂在嘴边,那是我们从宏观上实现目标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说,完成应尽的工作,实现我们对群众的承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那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具...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17
  • 近期,公车改革的老话题再次引起热议。日前,武警湖北总队决定,湖北省武警总队副师级以下干部公务用车将全部取消,今后,总队对所有机关干部每月发放用车补贴,机关干部外出办事所驾私家车悬挂地方牌照;而来自云南昆明的消息称,一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工作搞了近一年,...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9
  • 【原典】怀与安,实败名。‎‎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注译】怀:怀恋,指怀恋安逸的生活;安:安逸、享乐;败名:毁坏功名。留恋妻室和贪图享受安逸,是会毁坏功名的。‎‎  【解读】这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妻子姜氏劝夫励志的千古佳话。重耳因家庭之乱流亡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他取了...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8
  •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生前有“三怕”,一怕“麻烦人”,二怕“花钱多”,三怕“工作少”。他做事喜欢亲力亲为,不轻易让下属和身边人代办;握有财权却在花钱上“斤斤计较”,不肯浪费一分钱;身体病弱却要坚持工作,唯恐自己为党和国家做的贡献少。“三怕”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也应作为一种...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8
  • 核心提示:‎‎  腐败案中,过去常见“59岁现象”,而今却又出现“30岁现象”。30岁左右的干部,前途无量,理应好好珍惜,却玩起“火”来,让人惋惜。“80后”腐败的现象渐浮水面,职务犯罪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担忧。‎‎  在学校,他们曾是高材生,一踏进社会,便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面对诱...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8
  • ‎ 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幸福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领导干部的幸福观,对整个社会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做一个有信念的人。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3
  • 最高检、监察部日前公布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情况,腐败现象令人吃惊。‎ 这并不是反腐机构第一次公布工程腐败的查处情况。在一些地方,“工程上马、官员落马”的案例在不断重复,“大楼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几年,反腐利剑一再刺出,对腐败高发领域、行业也加强重...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03
首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尾页 共477条信息/共48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