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

  • 一些贪官,包括一些落马的贪官,在有了贪腐行为之后,罪恶感也随之相伴,为了赎罪,为了不案发,便开始信起佛来,认为只要皈依了佛,有了佛的保佑,就可以躲过牢狱之灾。   贪官拜佛,而不是贪官信佛。拜佛是回事,信佛是一回事,笔者以为千万不能混淆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信佛肯定要拜佛,而...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0
  • 每个公民都有质疑的权利,但如果抱持抵触情绪,把“不相信”当做信仰,也难免流于偏激。质疑只是开始,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制度完善、问题解决,公开才有更积极、更现实的意义,才能开拓出更广阔的民主图景。‎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的举措激起极大波澜,也进一步推动着政府...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0
  • 【原典】廉吏,民之表也。‎‎  ——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  【注译】廉洁清明的官员是民众的榜样。‎‎  【解读】这是汉文帝刘恒的治政之要。作为皇帝的刘恒对廉吏如此重视,说明官员廉洁对巩固政权的重要。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30
  • 【原典】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般乐怠敖:般乐,快乐;怠,松懈、惫懈;敖,同“遨”,游玩。现在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只顾追求享受,疏于朝政,沉迷于游乐,这是自招灾祸呀。没有什么祸福不...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29
  •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河间生》,说的是河间县有只狐狸精幻化成老翁,与一书生交往,由日夜饮酒,发展到与之出千里之外入酒肆,任取酒楼诸人的食物给书生吃。但是,当书生要求其去取一个红衣人的金橘时,老翁却道:“此正人,不可近。”河间书生由此顿悟:“狐与我游,必我邪也。自今以往,我必正...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29
  • 干事业、谋发展,需要一大批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也需要整顿干部队伍,治治庸官。‎  何谓庸官?就是那些暮气沉沉、能力平平,心懒、嘴懒、手懒、身懒,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干部。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频频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个很...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8-29
  • 世情宜淡,立志贵刚。刚则欲不能屈,淡则欲念不起。私喜、私怒,皆足以害事,而怒之为害尤甚。故制之最要,除之最难。‎‎  释义:对世态人情应该淡漠,立志贵在刚强。刚强则情欲不能使之屈服,淡漠则不会起贪欲情欲。个人的喜怒都足以败坏公事,而发怒的害处尤其厉害,所以,控制发怒最为要紧,...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9
  • 近日,官场“许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因贪贿和徇私舞弊总金额达2亿多元,二审被裁定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三多市长”故事多,《瞭望》新闻周刊最新披露的一个细节颇有意味:回顾其腐败犯罪历程,表现出清晰的“经营”思路,他像一个企业经营高手一样,用商场中...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9
  • “打招呼”,按《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有两个意思:一是用话语或动作表示问候。二是在事前或者事后,就某件事或某种问题予以通知、关照。第一种解释,人们一看便知;第二种解释,则内涵丰富。今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打招呼”内涵就在关照上。为何要关照,就是因为原本达不到标准,而通...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7
  •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释义:有公心必然会有公道,而有公道则必然会形成公正的制度。 ——《傅子。通志》
    [廉政文化] 发表时间:2011-06-23
首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尾页 共477条信息/共48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