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长廊

历史长廊

  •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古代著名世家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之誉。从西汉至隋唐年间,有600余人名垂青史,其中正传62人,有92人担任过相当于宰相的官职。除了政治上的辉煌,其家族在文化艺术上也是累世风流,人才辈出,在书法、音乐、绘画及文学上均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一时之...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6-20
  • 关于人生的价值,有太多的答案,亦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最难言说。很多人都在努力向外求,用一些外在的东西来为自己的人生加码。身处社会中,我们不可能一无所求,或多或少都在求些什么,能跳出名利圈的人实属不易。这种向外求,无边无际,难以止步,穷尽一生,费尽心力,也难寻满足。这个时候,不...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5-19
  • 90年沧海桑田,对党忠诚始终不变。   在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坐落着一座特殊的古老建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五大”旧址。无数人们到这里寻访红色往事,感受历史的沉思。1927年5月,就是在这里,诞生了党史上第一个专门的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回望历史,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是...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5-10
  • “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    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 【解说】谢觉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教育家以及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解说】这首诗写于1950年10月,当时,谢觉哉刚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4-21
  •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在《曾国藩家训》一书中说:“很多人以为曾国藩有左右逢源的为官技巧,其实曾国藩自己总结就一条,只有一个字:‘穷’。”   曾国藩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4-10
  • 在最近热播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中,著名作家麦家朗读了一封写给儿子麦恩的信,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传统的家书文化。古人云:“家书抵万金。”家书体现了人最真最美的部分,而那些大师的家书,长久以来打动着人心。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不...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4-05
  •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领衔人物。   郑板桥出身寒微,幼丧母,由乳母抚养。少年聪颖,随其父学。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范县(今属河南)、潍县(今属山东)知县,为政清廉,关心民瘼,颇有政声...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3-28
  • 一位清代文人说:“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为官者能否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除了自身的品德操守外,与其身边人关系也很大。近日读史,读到以下两则故事,颇有感触,愿与读者分享。   明代有位官员叫江一麟,因为在地方做官贤能廉洁,朝廷调他到中央做...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3-24
  • 大家都知道“梁上君子”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有个叫陈寔的人家中来了小偷,小偷躲在梁上伺机偷窃。陈寔知道家中来了小偷,但没有径直去抓他,而是把自己的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梁上君子听罢,羞愧难当,从梁上下来向...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7-03-14
  • 很多人都知道,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在党、国家、军队重要岗位上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各项建设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6-12-01
首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尾页 共229条信息/共23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