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长廊

历史长廊

  • 顺治十八年 (1661 年 ) ,对年已 44 岁的于成龙来说是一次命运转机,他从副榜贡生被选授为广西罗城县令。罗城县地处融江、龙江之间,四周是深山密林,环境溽暑潮湿,经常流行瘟疫;汉族与当地瑶、苗少数民族由于受统治者的挑拨,形成世仇,社会动乱不安。因此,无人愿意去那里做官。于成龙的亲朋好...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11-08
  • 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简朴。他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有听说...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11-08
  • 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施教,见到什么,就以什么为教材,对太子进行教育。见太子乘船,就对他说《孔子家语》中的一段话:“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太子在树...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11-08
  • 王翱是明朝成祖至景帝连续五朝的廉吏,在他70岁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一干就是15年,直到去世。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王翱身居“铨衡重地”,却能用贤治国,深知官贤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他深知一事得人则一事理、一邑得人则一邑安的道理,所...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11-08
  • 据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3月11日的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2005年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和决心。田凤山、韩桂芝被严惩……2005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其中厅局级196人、省部级8人。   贪官们前“腐”后继,令人不齿。想来,一些厅局、省部级的高...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11-08
  • 克己奉廉。这是从孔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到近代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共同的主张。他们提倡从教育入手,提高官员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要求为官者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慎独律己。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政治道德理念,曾经培养了一代代清官,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公德的一部分。 监察督廉。...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06-19
  • 对官员进行巡视,以监察其勤政廉政情况,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社会就有了。黄帝时,设置了实施监督的官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对管辖的属国行使监察权。夏商周时设有称之为“方伯”的官吏,他“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加强...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06-19
  • 一、 执政前的党内监督及其体制 (一)党在初创时期的党内监督。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和监督工作。1921年,党的“一大”制定的党纲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原则是“苏维埃管理制度”,“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从党的第一个党纲,到1924年第...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06-13
  • 欧阳修(1007-1072年),今江西省永丰县沙溪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知滁,于庆历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庆历八年闰正月朝廷诏徙知扬州...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8-06-13
首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 共229条信息/共23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