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后期,慈禧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派她最宠信的太监安得海去外地活动。但按照清宫历来的祖训:太监不许私离京城40里,违者由地方官就地正法。碍于这个祖训,安得海临行前,慈禧反复嘱咐他,要秘密出宫,偷偷地回来。 安得海是慈禧的心腹,他仗着深得宠信,认为天底下无人奈何得了他,所以一贯...[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10-08
-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原为明朝贡生。顺治18年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偏处山隅,峦烟瘴雨”,传说北方人若去,“生还者十不一二”,亲朋劝他莫往,他变卖了部分家产,说:“吾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不昧‘天理良心’四字。”当时,罗城县只有居民六家,全住茅屋。县衙院中长满荒草,中堂皆为茅屋。...[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10-08
-
张鹏翮,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大学士。他少时读《陆宣公奏议》感叹说:“伊尹一介不取,孔明淡泊明志,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决心学习前代贤哲。 张鹏翮曾任兖州太守,居官“不受官属一钱,不取民间一物”。先后平反冤民30余人。当时,科场考试舞弊严重。康熙帝说,只有“择第一清官以...[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8
-
公元前283年,秦王嬴政诛除了熏焰张天的嫪毐(laoai)集团。第二年又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赶下相国的尊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将秦国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 嫪毐的发迹和覆亡源于一桩宫廷丑闻。原来,秦王嬴政的母亲出身于邯郸歌女,生得如花似玉,姣美羡人。先为吕不韦姬,后又被吕不韦转赠嬴政的父亲,...[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8
-
纯素之心清如水; 廉洁持身白似玉。 苏焯是西魏时期的廉吏,权大不贪利,堪称当朝楷模。 大统十年(544年),苏焯任大行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管财政,司文墨,可谓位高权重。官这样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并向朝廷提出了6条建议(全部被采纳,作为“六条诏书”颁发)。这6条...[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5
-
吕僧珍字元瑜,山东兖州人。他出身贫苦,曾随梁武帝萧衍征战,任前锋大将军,数立奇功。朝廷派吕僧珍到他的故乡担任兖州刺史。他知道自己重任在肩,秉公执法肯定会得罪亲友。于是,他决定首先从对亲朋严格要求做起。他有个堂兄弟原以贩葱为业,这时找上门来,想谋个一官半职。吕僧珍对他说:“我应...[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5
-
公元1565年的深秋,通往北京西市的路上,层层重兵守卫着一排排囚车匆匆行去,蜂拥而来的人群持酒狂饮,沿途狂呼,庆贺严嵩之子及其爪牙在西市处斩。这个激动人心的场景,直到百年之后京都人尚记忆犹新。 一年之后,人们又在江西的一块墓地里发现了一具瘦骨嶙峋的尸首,经认证是严嵩。曾经横行于明...[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5
-
董宣,东汉陈留人。光武帝任命他为洛阳令。洛阳当时是东汉的都城。一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倚仗权势,横行不法,甚至杀人越货,无人敢问。董宣却偏不信邪,决心依法追究,抑强扶弱,保护平民。 董宣到任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光武帝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的家奴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作案后,...[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1
-
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续任南阳太守。那时上层社会腐败,送礼、行贿之风盛行。羊续为人正直清廉,对此深恶痛绝。他上任之后,决心改变风气,革除弊端。 南阳郡有个府丞(地位仅次于太守),总想给太守羊续送礼,好久没有找到机会。后来,这个府丞得知,羊续的儿子要办喜事,心想太守将会...[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1
-
子罕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位担任司城的子罕,是一位贤臣(宋国的司城,即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司空,乃是主管工程建设的高官,宋国因为此前有一个国君宋武公名司空,为了避讳,所以将司空一职改名为司城,以后就一直沿用下去了)。某一天,有个百姓得到一块玉石,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