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长廊

历史长廊

  • 悬鹅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01
  • 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兢兢业业,明察秋毫,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 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民做了很多好事,最主要的就是买粮抚民。福建地方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要从他省购买,但前几任官员从不过问此事,致使奸商乘机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牟取暴利。百姓则深受其...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10-09-01
  • 寒人掌权 职卑权大 ——南北朝监察制度的强化 修晓波 寒人有了出头之日 南朝官场上的一个大的变化,是世家大族走向衰落,“寒人”登上历史舞台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寒人”指的是地主阶级中的下层,他们没有特权,也沾不上祖宗的光,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机会来临时拚命地往上爬,去争取荣华...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西晋时,士族把持朝政,帝王为巩固统治,就要依靠监察机构制约士族。但皇权萎缩,士族强盛,监察制度无力 虽有南面之尊 却无御史之实 ——两晋监察制度的削弱 修晓波 西晋和东晋时期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东汉、曹魏以来,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官僚大地主阶层,他们一...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宪台独立 因事设职 修晓波 曹魏的御史台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东汉末年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战事频繁,人心不稳,曹魏因时事而设职,以监察百官,控制豪强世族。诸葛亮在蜀国的为政实践证明,人格力量比虚设的制度管用。 经过黄巾农民起义的打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一些豪强地主和世族势力乘机迅...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汉制依秦而变(下) 修晓波 东汉的监察制度与西汉基本相同,就像一个母体内的两个胎儿一样,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变化。就监察效果而言,以汉和帝末期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监察机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后期政治昏暗,监察体制被践踏,监察官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牺牲品。 东...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汉地方的刺史出巡制 修晓波 西汉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汉武帝对地方实行的刺史出巡制。 监郡御史的做法不灵验 西汉对地方的监察最初沿用秦朝的做法。汉惠帝在位时,一度在部分地区恢复了监郡御史制度。监郡御史两年一任,要求他们每年的10月到朝廷奏事,12月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汉制依秦而变(上) 修晓波 继秦之后出现的西汉和东汉王朝,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两汉王朝共400余年,期间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逐步走向成熟。两汉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与秦朝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有发展和创新,从监察制度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凡事大前未有样者,不易做 修晓波 编者按:为使大家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所了解,我们邀请中央纪委信访室副主任、历史学博士修晓波撰写了《话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系列文章,从本期开始在《史话》栏目刊出,以飨读者。 前 言 2004年岁末,《国风》编辑部约我搞一个专栏,讲一讲中国古代的监...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 三、党内监督体制的经验 (一)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内监督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建国初期,由于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党内监督工作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但是自1957年始,由于对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判断失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生了重大错误,极大地影响...
    [历史长廊] 发表时间:2009-09-11
首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 共229条信息/共23页 转到第